最近发现有消息称“车主贷”,也可以称为升级版的“车抵贷”市场需求暴增,会成为汽车金融市场的新宠。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前几年“恶名昭著”的车抵贷业务看来又将被各路资方漂亮的打扮起来,成功升级版本,重回金融市场的怀抱。
针对于“车抵贷”,我们其实应该客观的看待与评价。产品本身没有问题,市场有需求,就该有产品来满足。车抵贷市场前几年掀起的滔天巨浪,本身和车抵贷无关。根源还是在于它高利润的诱惑。而制造这种诱惑的,貌似也不是车抵贷本身。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详细的说说“车抵贷”。为什么会出现车抵贷产品?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问题?车抵贷升级版到底该注意些什么?不求找到答案,因为答案本身已经就不再是答案。只是希望能有所借鉴,或者说是对于一段历史的客观记录。
几年下来的写作,慢慢找到了自己坚持原创的意义。当然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传播。但这也确实和个人创作能力有关。所以也就看淡了很多。把写作的目的定义为记录一段汽车以及汽车金融行业发展,在我眼中的一段历史的记录。尽量做到客观的记录,而不做或少做主观的评价。
世间最难的事其实就是分出黑白对错。即使偶然分出,时间、空间、条件一变,结论可能也就全变了。所以还是留给我的读者们自己去发挥吧。参与的越多,留下的痕迹就越多。多年以后有缘读到它的人就会收获的更多。这件事,想起来就是一件特别好玩的事。所以各位看官,看完文章,留个脚印再走呗。
言归正传,第一个问题:车抵贷产品是如何产生的。原因很简单,有市场需求。但是不能简单的把这种需求认定为消费者的需求。需求其实都是供需双方的,一个巴掌是怎么都拍不响的。
作为汽车金融产品的一类,如果仅有市场需求,但是无法满足金融机构盈利性要求,那就一定是所谓的伪需求。所以车抵贷产品的诞生根本原因还是它具备足够高的收益。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满足市场参与各方以及客户的需求。才是产生的根本原因。这也是商业最基本的逻辑。
同样,一个巴掌拍不响。车抵贷的疯狂发展年代是与当时的政策引导是市场发展密不可分的。一是大的市场环境,国家要求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扩大金融产品受惠面。二是当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产品模式和收益要求为车抵贷的野蛮发展也提供了合适的土壤和气候。一方面投资者需要高利润回报,一方面需求者借款无门,天雷遇到地火,想不大都难。
我们试想一下,一边是已经通过自身信用无法获得贷款、可以接受高昂成本的相对底层用户;一边是受到激烈市场竞争和业绩压力的金融机构。虽然客户资质有点差,风险有点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结构进行转嫁。比如购买履约险,比如代理商的担保,又比如客户车辆的抵押。有风险转嫁,有第三方担保,有车辆抵押权,又有不错的收益。想想,做得来。那还犹豫什么?上吧。
一阵猛冲下来,参与者都是伤痕累累。金融机构风险不计其数,渠道多不得善终,客户虽然有可能占了些便宜,但是换来的代价确实有点高昂。第二个问题也就来了,“车抵贷”产品为什么出现了这么多问题?
您看那几年,车抵贷的战车发动起来,轰轰隆隆的驶向市场,溅起狼烟一片。一流高歌猛进的车夫,突然发现好像是闸皮磨坏了,车怎么不受控制,停不下来了呢?
一切所谓的“创新”也就在这层层风险转嫁的结构中发挥的淋漓尽致。最终导致被钉在了“市场乱象”的耻辱柱上。车抵贷如果能够说话,一定会高喊“我比窦娥还冤啊!”
正是在这看似万无一失的结构设计中,迎来了车抵贷产品风险的高发。我们暂且不考虑业务结构的中间环节,只看供需两端。
产品供给者,如果把自己的脑袋拴在别人的裤腰带上,那您尽可放心,最终的结果就是脑袋和身子分了家,死翘翘的算。
产品需求者,在一种相对无序的市场状态下,承受着各种信息不对称,成本层层转嫁叠加后,已经飙升了的风险,在混乱中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就不足为怪。
事情本身不复杂,复杂的是过于复杂的结构设计带来的种种问题的相互叠加。剪不断,理还乱。才下心头,又上眉梢。
先看出钱的各类金融机构,包括已经消失的P2P和热情的投资者们。车抵贷的乱象我觉得不能把责任都推给无良的渠道和风险高的客户。金主们更应该有深刻的反思,更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我们不能说一套风险管理结构是罪魁祸首。但是不负责任的风险转嫁本身就是风险产生的原因。资方对于产品的风险管理应该是全方位和全流程的,不仅仅是客户,也包括自身,合作方。你对市场不负责任,或者说想着投机取巧,一般来说最后的结果都不会太好。专业“玩钱”的都管不好钱,你指着别人能玩的比你更好?是不是有点很傻很天真?
自己不懂又不愿意去学习,还要最快速度的产生结果,那就需要让渡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给别人,让别人去替自己承担或者化解风险。结果就是众多渠道包括P2P平台成为了最牛的“二房东”。只要您放款快,审批效率高,通过率高,放权到位,那么一切风险都由我们来承担。每次想到这里,都会感叹,我的傻白甜的金主爸爸们啊,你们长点心吧。
于是砍头息,一车两贷,虚假手续,假抵押,风靡一时。甚至创新的发展出高盈利的制造风险,清收盈利产品。一个本意在于短期过桥的金融产品,硬生生的被改变成2-3年的中期消费产品。高高在上的“金融”终于在此刻被脱下了皇帝的新装,赤裸裸的体现出贪婪的本性。在一片歌舞升平,你侬我侬的背后,对于某些人,这成了最好的时代。对于整个行业,进入了一个最坏的时代。原来根本没有不同的阶层,不同阶层的体现只是因为没有达到某种默契的统一。此时,一个词“洋买办”不知为何出现在我的脑海之中。
今天再看很多案例,依然觉得啼笑皆非。任何一个被突破的环节都是可笑至极。任何一个产生风险的原因都是没有任何难度的基本操作常识。静下心来,其实不是不专业,或者专业水平低,那张背后的利益大网,往往才是真正的披着羊皮的狼。在这张大网下,责任、操守、底线都显得那么无助。产品客群本身风险高成为了达成共识的一块遮羞布。
一些“优质”的渠道在金融机构缴纳了高额的保证金,但金融机构付出的代价就是要保证高效的审批和高比例的通过率。时间一长,被绑架的结果自然呈现。不管主动还是被动,本质上就是狼狈为奸后的骑虎难下。
付出了高额的获取资质成本的渠道商们,为了弥补和赚取更多的利润,同样选择转嫁成本。于是成为金融机构和消费者之间的一堵墙,形成了有效的隔离。最终的结果就是客户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向谁借的钱,借了多少钱,应该还多少钱,应该还给谁?应该怎么还?隔离一旦产生,随之利润产生,随之乱象产生,不得不说,不是渠道狡猾,而是机构无能啊。
一些不良渠道最终得到了应有的制裁。但是高高在上的金融机构们不改反思一下,您真的就是无辜的受害者吗?
再看消费者,定位普惠产品支持对象的车抵贷客户。本身还款能力就要被打上问号。在受到砍头息、暴力催收的影响下,他们的逾期率居高不下是必然的事情。我们当然不排除其中也有恶意的存在。但结果本身也是矛盾的。市场的乱象使得他们承担了相对高昂的代价,同样也让他们获得了一定的利益。比如前面所讲由于完成隔离的渠道消失,客户失去了还款路径,自然也就占了一些便宜。此刻,众位看官就当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这是一种现象,我没有任何主观评价,只是想把它们摆列出来。
无论如何,我都相信“车抵贷”市场会重启,甚至会升级。原有的问题都会逐步得到有效的解决。其中的关键核心在于不要迷信的设置过多的风险缓释结构,而是要把核心的,比如说合理定价,操作规范,客户联系,紧密的控制在自己手中。也就是说金主们要有实打实的风险管理能力。
设计风险缓释结构本身也没有问题,重点是合适的风险承担比例,自己都想做甩锅侠的结果就是最终自己一定是背锅侠。
还有就是“车抵贷”的重新定位,车抵贷的客户虽然整体资质一般,但是我们要制定合理的融资价格,而不是无节制的狠薅羊毛。做生意盈利很重要,但也不能一点人文情怀没有。
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我们对于营商伤环境支持力度的提升。比如车辆抵押和解压的办理流程优化,比如针对客户逾期的司法快速支持体系。只有我们的支持体系健全并高效,才能从根本上为业务本身降低风险提供支持和帮助。
挥挥洒洒一大篇,不知看官喜不喜欢。留言区期待您“狡猾”的身影。如果觉得还行,动动手帮转发一下,我没强迫让您打赏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