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贷资产端频频曝出恶性事件的原因主要在于二押资产权属不清,在一个标的上通过时存在多个权利主体,当出现风险事件时,各权利主体为降低自身损失,都会“不择手段”地去争夺并控制车辆,抢先处置弥补自身信贷损失。
二押资产的这种特殊多主体并存的利益结构是导致恶性事件频发的主因。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一洋介绍,在汽车金融领域,车贷资产主要分三种:新车质押资产、二手车抵押资产(包含多次抵押)以及二手车质押资产(包括抵押后的质押),相较而言,新车质押资产由于车辆管控相对严密,主体(以新车车商为主)信用相对较好,风险较低,银行和大型非银金融机构更偏好新车质押资产。
最近这些车贷资产乱象主要集中在二押领域,主要体现为二手车多次抵押质押,参与的金融主体以地方性小贷公司、典当行、民间借贷、P2P等小微金融机构为主,特别是网贷行业限额令出台后,二手车抵押资产成为一片红海,这些小微金融机构为争夺市场不惜降低风控标准,二押车贷资产出现井喷。
显而易见,在车贷资产中,新车质押资产最为优质,二手车一次抵质押总体风险可控,多次抵质押的二押资产风险最大。
此外,“车贷二押情况严重,借款人在做车辆贷款时通常都会选择"押证不押车"的方式,这样车可以继续使用。
当部分借款人在办理完第一次贷款后仍需要资金,比如把车开到另一家车贷公司再进行借款抵押,一旦车主过度负债,就会出现逾期无法偿还。
这将让车贷公司蒙受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与其他车贷公司发生纠纷,甚至会出现平台间偷车、抢车的现象。
一位车贷研究人士指出,二押是车贷行业的毒瘤,打乱了车辆抵押物的正常权属关系,很容易造成平台、投资人、借款人三输局面。他表示,此前车贷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平台规范程度及从业人员道德风险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
一些不正规的平台接受或者主动帮助借款人做车辆二押,扩大借款人的债务负担,一旦借款人过度负债出现逾期,即造成正规经营平台难以收回车辆、处置资产,导致坏账抬升,投资人也可能蒙受经济损失。
平台应加强自律除了有关部门开展打击外,在分析人士看来,车贷平台间也应该提倡合法经营,加强自律。
也有车贷人士表示,由于目前征信市场不完善、数据信息不流畅等因素,导致车贷市场出现车辆重复抵押的局面,业内的平台抱团组成联盟,是打破信息壁垒的第一步。从信息共享、技术交流、行业调研、数据发布等各个方面,有效提升参与平台的实力。
赵一洋表示,从法律上讲,“押证不押车”并不具备担保效能(根据物权法,二手车抵押权成立必须以办理抵押登记为条件,车辆质押权成立必须以占有转移为条件,“押证”行为都不满足上述权利成立条件),这种做法本质上就不是一种严格的担保贷款,而是信用贷,只与借款主体的主体信用有关,与车辆无关。
因此,对于车贷公司来讲,针对二手车贷款,必须将抵质押手续做得扎实完整,才能规避二押风险。如果能做抵押,优先做车辆抵押登记,拿到抵押权最为踏实关键,如果不得已做质押,那么必须实现对二手车车辆和权证的双管控,彻底使车辆标的脱离其他权利人(包括车主)的控制,并且还需在车辆显著地方标示质押事实,最大程度防范“善意第三人优先质押权人”的特殊法定情形。